打“虎”擒“龙”和“凤”煮

原一中老三届知青:杨立

        在茅山致和大队马井口有座知青小组的茅屋。半个世纪前,常州市一中老三届不同班级的6位同学在这屋里建了“家”。曾是同校同窗又同一茅屋朝夕相处,大家情如亲兄弟。在这屋里发生了许多趣事,今儿说件“打 ‘虎’擒‘龙’和‘凤’煮”的故事。

当年知青小组的茅屋

        那是1973年的初春。一天半夜里,只听见鸡惨叫起来,徐肇明同学第一个爬起来观察,发现是野猫进屋偷鸡吃。

        农村的房屋一般都在门边留个洞,方便鸡狗自由进出,洞口应该是装有闸板的。我们的茅屋门洞留了没装闸板,到晚上就用小板凳堵洞口。那天一只野猫就是从凳缝挤了进来。见有人来,野猫窜向洞口,却使小板凳复位封口,出不去了。受到了惊吓的野猫,就从外屋直窜到里屋(寝室)。野猫进了里屋乱跳乱爬,我们担心它的乱窜,爪子会把我们的蚊帐撕破,赶紧拿起扁担、棍棒一阵乱打,野猫就这样无声无息了。

小组知青在茅屋前拉二胡,吹口琴、笛子

        等到天亮,发现被野猫咬伤的那只鸡也奄奄一息了,后来只好在没死前把鸡杀了。等到把猫整好,鸡毛去尽到河边去洗的时候,看见一条蛇,有一米多长,我们几个吓丝丝地惊叫了起来。生产队会计小罗闻声跑过来一脚踩住,再用手把蛇尾巴一拎,直抖得蛇骨脱节,不能窜动,只见小罗又跳起来把蛇往地上重重地一甩,蛇就再不动弹了。小罗叫我们把蛇皮剥了,还让把蛇皮撑平钉在土墙上,说等干了可以送到胡琴店蒙二胡。我们几个看着手里的虎(猫)凤(鸡),再看着刚白捡到了的一条龙(蛇),真是喜不自禁,想着这些牲灵也知道我们知青生活艰苦,凑巧着给我们改善伙食来了。至此龙、虎、凤(蛇、猫、鸡)齐了,一锅同煮,我们吃得好不开心。现在回想起来,也只有在当时的艰苦环境,我们这帮知青才这么饥不择食,苦中寻乐。

小组知青与生产队长在一起
本文作者近照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