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茅麓茶场知青:林罗生
文房四宝,纸砚笔墨,依我看,还有一样东西不可缺,那就是镇纸,也叫镇尺。使用镇纸压纸,纸张不易卷缩,不会乱飞。特别是在绘画、书法时,当你铺开一张四尺宣纸,用一副镇纸压住两边,宣纸就服服贴贴,书写也特别顺畅,任你挥毫泼墨,尽情书写也不怕吹风或其他因素来妨碍宣纸的平整。我喜爱书法,自然对镇纸就特别有感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外甥的木模工场去玩,看到旁边有一家红木家具厂,许多木头边角料堆放在墙角,说是要当柴禾处理,于是我请外甥去跟家具厂厂长商量,看能否把这些工厂不需要的边角料卖给我,厂长居然同意了。就这样,我仅花了三十元钱,就装了一小三轮车的边角料拉回了家,看着这一堆料,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呢。有人笑问我,现在都用天然气了,你拉这些东西回家,还想着烧煤球炉引火或者烧行灶啊。我曾做过几天木工,对木材的用场多少有点懂,这些边角料在他人眼里也许是废品,可在我眼里,这些边角料都可以变废为宝,虽然谈不上化腐朽为神奇,但做成一些贴心的小玩意是完全可以的。如做成用来挠痒的“不求人”,善男信女敲打的小木鱼,理疗用的按摩棒(它既可以点穴按摩,又可以拿在手里把玩),稍微成型的木料,如大约有3*5*30CM的红木,我就用来加工成镇纸,可派大用场。
说干就干,我从边角料里挑出几块稍大一些的木料,又是锯又是刨,经过几天的精心打磨加工,镇纸成型了。然后,再在大面上用篆书体写上对联,镌刻出凹槽,镶上二毫米宽的黄铜条,用强力胶粘牢,再把金相砂纸铺在平板玻璃上反复打磨,直到一副精致的红木镇纸展现在眼前我才满意。说老实话,这种手工加工的红木镶铜条镇纸,在市面上还真没看到过。曾经,我看上了一种机雕的浮字对联镇纸,我花了一百五十元才买了下来,但比起我自己制作的镇纸,可谓差远了。其实,镇纸材料有许多种,有水晶玻璃,有各种石材的,有红木的。而我特别喜欢刻有字画的红木镶铜条的镇纸,放在手里沉甸甸亮晶晶的,既端庄又典雅,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书写就是一场心灵的洗涤,虽纸笔间有天然的默契,但抬手,举笔,就怕悄然风急,惟一块镇纸,才能让一切尘埃落定。
我因爱书法而爱上了镇纸,这也许就是一种情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