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山下乡光荣证”

原茅山林场华兴工区纺工老点:胡一平

        我今天欣然提笔写此文,是因为在整理书柜时,又一次看到了40多年前的一张《上山下乡光荣证》,它让我再一次流下了泪水,回忆起那年那月那天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城市,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一茅山知青点的情景…….

        1976年我高中毕业,6月拿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光荣证,于7月8日那天,由市知青办统一安排车辆浩浩荡荡地欢送我们奔赴茅山,开启了“广阔天地炼一颗红心”的历程。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真的是“五味俱全”,每个知青,可以有一位家长陪同前往,但送到以后,必须当天统一跟车回常,我们这些从未离开过家的“孩子”,当真正到了茅山林场知青点,一眼望去全是大小山村,山高树林多,我们知青点就建在半山腰,周围被杉树林围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当时知青的带队干部(也是从城市中各大企业管理人员中抽调的)先简单介绍一下知青点的情况,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然后带着我们熟悉一下知青点的日常生活环境,知青点大门口有个简易的篮球场,大路对面有条面积不大的小河,据说是当年老知青自己开挖出来的,它也就是我们日常洗衣服的地方,最后让我们各自按照名字寻找自己的宿舍。

        我们的宿舍有4个人一起的,也有6个人一起的,我是被安排在一间4人宿舍。家长们都一边忙着帮自己孩子铺床,整理日常生活用品,一边嘱咐自己的孩子照顾好自己,好好劳动,在广阔天地,练一颗红心。我妈妈和我一边整理,一边聊天,显得很“开心”!可是当听到通知所有家长准备乘车回常时,这期间听到最多的就是哭泣声,为了不让年迈的妈妈担心我、“心疼”我,我这个“小男生”一直強忍着不哭,但其实我的内心深处是多么的舍不得妈妈离开我,那时的泪水在心里流淌着的,不想让妈妈看出和知道。(因为我很理解妈妈的感受,我在家是幺妹,而且妈妈生我时已经年事已高,所以我強忍着不哭。)最后当全体家长集中上车后,我听着车辆启动的声音,看着开始缓缓前行车辆时,周围的哭泣声“响亮”了,尤其是女生哭得稀里哗啦,这时候的我向靠窗坐的妈妈一边挥挥手,一边忍住泪目视着妈妈的离开,当车辆快速驰过了知青点,我再也忍不住的眼泪脱眶而出,意味着我从那时起,真正离开了城市,离开父母了,开始了在茅山这个“广阔天地炼一颗红心”的人生历程……

        直到如今,虽然40多年过去了,但是每当整理书柜,看到这张“光荣证”时,当年的一切都又仿佛回到了眼前,那时景、那时情、那时的我已经泪流满面了……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