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金坛直溪公社建兴一队插队知青:徐肖廉
我是常州市一初中六七届的,姐姐是常州市一中高三毕业生,插队到金坛茅麓公社长山四队。我随姐姐插队到了金坛直溪公社建兴一队。直溪公社与茅麓公社相邻,我插队的生产队就在直溪到茅麓镇运河的邓墓桥下,离茅山大约二十里。
六七十年代生产队靠一百六十亩薄田种粮,收入可怜。生产队买农药、化肥全部靠贷款,年底,卖公粮的钱全部还贷款还不够,超支户很多,欠银行贷款越来越多。队长为提高社员的收入,想办法搞多种经营,种黄瓜、番茄、生姜、中药材、边角地种桑树养蚕等。但是,全队一年忙到头忙得团团转,并没有增加多少收入。
队长为解决村民的烧柴问题,每年抽十多个劳动力到林场去种树、种毛竹等换山草、树根等,我们知青也被派去了。

我们白天在林场种杉树和毛竹,晚上没有事情,大家就谈天说地。老吴喜欢讲丈母娘和女婿的故事,老张喜欢讲三国演义片段,我讲文化大革命大串联的经历……因都在山上种树栽竹,知青们对当时茅山破败的宫观道院的了解,对茅山老道、福地仙洞等的种种故事和传说也成了知青们晚上谈天说地的绝好内容。
有一天,知青小兔儿讲茅山行宫旁有仙人洞,这洞里有二个修炼的老道在下棋,这洞可通到镇江金山寺……。讲得有声有色,我听后非常感兴趣,但又表示怀疑,但是他们几个都说确有其事。真巧,几天后除小兔和我,其他人有事都回家去了。我请小兔带我去看看仙人洞。
翻过一座山就到了仙人洞。在行宫下面,洞口有一人多高。恰巧,有三个镇江知青,也来看仙人洞。他们作了充分准备,带了油灯,据说手电筒在洞里不会亮。我们跟着这三个镇江知青,慢慢地向里面移动,微弱的灯光下,看到脚旁就是悬崖,也不知有多深,提心吊胆的很紧张,只能紧贴洞壁慢慢地跟着向前挪动,突然,前面拿灯的头碰到洞顶,心一慌,灯熄灭了。漆黑一片,这可吓坏了后面的人。拿灯的掏出打火机点亮了灯,继续向前,洞弯来弯去,而且越来越小,到最后人已经不能向前了,前面有个小洞,头勉强可以伸进去,里面稍微大一点,把油灯拿进去,模模糊糊看到有一大石块,旁边有两小石块。这大石块就是传说仙人下棋的桌子,旁边有两小石块就是传说下棋的仙人。但再向前洞眼就小得很,估计不可能通到太远的地方了。往回走,感觉就好多了。走到前面,洞口的光线射进来,才发觉脚下的悬崖是水沟,离上面只有半米高,这样,就一点也不害怕了。除了洞,眼也睁不开,突然,你看了他笑,他看了你笑,原来我们刚才靠洞壁走,而洞壁上都是黄泥,我们都成了泥人了,满脸泥,满身泥,回家脸用肥皂洗干净了,但衣服再也洗不干净了,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如今茅山仙人洞已开发利用了上、中、下三层中的两层,此洞总长920米已开发了250多米,当年看到的只是洞中最原始的一小部分。现在“仙人洞”以秀气、灵气、仙气而名闻遐迩,成了茅山地区的一大旅游景点。
